輸送帶在運送物料過程中,由于物料的溫度較高,物料與輸送帶摩擦較大,溫度升高,因此要求骨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纖維的耐熱性是指其在高溫條件下較長時間保持常溫下所具有的物理力學性能的能力。纖維在制成后其結構一般沒有達到完全平衡,受熱后纖維會進一步發(fā)生結晶完善、內應力松弛、幾何尺寸改變(收縮、膨脹)等過程。在這受熱過程中纖維的性質也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如形變模量減小,強度降低等。這些過程的速度決定于與溫度和機械張力有關的分子活動性。
芳綸纖維耐熱性能分析將芳綸纖維放在不同溫度的烘箱中一段時間,測試其斷裂強度的變化。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在150℃時芳綸斷裂強度損失較小,在100h內強度損失率僅為4.3,斷裂強度基本不變。當溫度為200℃時,100h內強度損失率達到20.8。當溫度為250℃時,強度損失率達到45.8。輸送帶的硫化溫度普遍在15O~180~C之間。芳綸纖維軟化點約為345℃,遠高于輸送帶硫化溫度,芳綸骨架帆布不會因為硫化溫度過高造成強力損失。當溫度高于250~C時,芳綸骨架帆布依然可以長期保持較高強度。
芳綸、錦綸66纖維DSC分析采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從分子水平探索芳綸纖維耐熱性能。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DSC分析圖譜可以看出,錦綸66受熱后在270℃時吸收大量能量,分子的熱運動動能增大,纖維結晶區(qū)和非結晶區(qū)的分子鏈段開始運動,進而熔融導致結晶破壞,其熔融峰溫為270.2~C。芳綸纖維受熱后在337.5~C形成微小的玻璃化轉變峰。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芳綸纖維沒有產生熔融狀態(tài)而是受熱炭化。芳綸纖維大分子鏈的規(guī)整性較高,使其在具有較高強度、剛度的同時具有較好的耐熱性能。避免輸送帶在高溫下帆布骨架材料發(fā)生軟化,與覆蓋膠發(fā)生脫層等早起破壞現象。
芳綸纖維TG、DTG分析采用熱重分析法(TG)測試芳綸纖維在連續(xù)的高溫條件下質量跟溫度的關系。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芳綸纖維起始熱分解溫度為574.79℃,分解終止點溫度為609.57℃,在584.54℃時出現較大失重峰,此時芳綸纖維大分子鏈開始分解,在此階段芳綸纖維失重率為41.511。芳綸纖維大分子鏈起始分解溫度達到574.79℃,并且失重率相對較小,對纖維力學性能的保持起著較大作用,能有效降低芳綸纖維損耗,提高使用壽命。
本文源自http://m.paternink.com.cn/xwdt/477.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輸送帶http://m.paternink.com.cn)